时间:2020/09/29 点击量:
中国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市场,还是亚太地区跨国公司的理想出口基地。这不仅将改革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,还将促进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逻辑思维。
在最近几十年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,跨国公司一直处于核心地位。根据毕马威(KPMG)在美国的最新调查报告,2006年,全球超过56.520,000家跨国公司和超过58.50,000家分支机构构成了全球总产值的1/4。同年,跨国公司在其所在地的海外分支机构的销售额超过16.8万亿美元,是同一时期世界总出口8.55万亿美元的1.96倍。期。在目前世界上所有专利技术的国际使用费中,大约有72.8%付给了跨国公司及其海外子系统,这表明跨国公司在全球通信技术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国际市场正在变成一个多元化的空间。
世界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,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开放以及通信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,模糊了国家之间在经济领域的界限,而国际市场已经成为越来越成为一个多元化的空间。
以日本为例。在过去的十年中,日本的经济发展发生了质的变化。许多日本跨国公司,例如丰田,日产,佳能和松下,已经将其相当一部分生产基地移至国外。从1996年到2005年,日本跨国公司从亚洲购买了75.5%的零部件,其中电子行业的购买量达到89.8%。当日本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时,它们也引进了国内供应商。这意味着即使这些国家发生了金融危机或货币贬值,日本公司也不必担心进口零件的成本上涨,因为大多数零件供应商仍是日本公司。
全球超级跨国承包公司迅速崛起
全球经济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。竞争加剧和产品创新加速,迫使制造业进行结构调整,尤其是零部件供应创新。在这种情况下,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跨国公司,即超签约公司。当前,跨国公司主要出于以下考虑而热衷于外包和合作:1.适应高科技时代产品技术快速变化的特征,主机制造商不需要不断投资于新项目,不仅节省了投资,而且缩短了新产品的上市时间;2.降低成本并实现预期的利润目标,尤其是在生产低利润零部件方面,外包合作更为有利;3.在当前市场趋势和个性化的时代,外包协作更多,可以满足小批量和多品种订单的需求。
根据美国克利夫兰市场咨询公司(Cleveland Market Consulting Company)的最新调查,2006年电子电气行业有3,000多家大型生产承包商,其中90%位于发达国家。 2006年,营业额达到3200。 10亿美元,是1996年3.的8倍。根据调查,这些承包商开展了广泛的业务,例如一个或多个流程的加工,零件的组装,产品进入市场前的检查,产品的包装和运输等,甚至发展到负责实现某些主机制造商。各个部分的技术创新或成品的部分或全部技术更新。
在高科技时代,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,大型机制造商,特别是那些生产由大量组件组成的复杂产品的公司,很难充分理解和吸收已出现的技术成果。对于具有清晰且大规模运营的零件制造商而言,这样做更容易。另外,由于产品更新周期日益缩短,为了抢占市场,主机制造商必须加快新产品的开发,新产品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零部件的改进。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。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主机制造商不能拥有包罗万象的技术人才,而多方面的外包可以利用公司跨地区的人才优势,尤其是根据产品推出的特定市场,在国外寻找合作伙伴,使产品的技术改进更有针对性,市场效果更好。
如今,几乎所有大型西方公司都在改变其传统做法,一个又一个地充分利用供应商作为一项重要的商业策略,也就是说,将承包商可以做的事情尽可能地外包出去。在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两家飞机公司合并之后,为了更快地开发新飞机,外包合作的重要部分从25个增加到55个。仅此一项,就可以为公司节省8亿美元的投资。 。决策者更看重的是,只有扩大外包合作并选择最佳合作伙伴,合并后的公司才能更具竞争力。